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医院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北京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任务。医院下设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医国际交流培训中心等。获批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胸痛中心、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治未病基地、中医急诊临床基地、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推广基地,北京市三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全年门急诊量225万人次,中医专病门诊175个,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158项,配备大型医疗设57种。现有职工1745人。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5人,长江学者1人,岐黄学者3人,青年岐黄学者3人,首都国医名师35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扬帆”计划重点医学专业。5个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专科、16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

中药房常备中药饮片近680种,以及诸多来源于名老中医及专家的验方、秘方和科研成果的医院制剂184种,其中中药制剂168种,丸、散、膏、颗粒、胶囊、洗剂、酊剂、油剂等近20种剂型,70余种为临床常用制剂。病房煎药室始终保留一人一方,小锅煎药的传统煎药模式。

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承担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有中医专科教研室22个,教授、副教授共209人,学科硕士培养点14个,博士培养点12个。截至2025年7月,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107人。

目前,医院拥有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3个,局级科研平台8个,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局级全覆盖,临床-基础-转化相协调的科研平台建设布局。“十四五”期间累计获批科研项目340项,其中“膜性肾病中医诊疗规律系统化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项目牵头,“中医药干预恶性肿瘤症状群的创新方案及机制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大慢病”项目牵头,“金花清感颗粒调控病毒性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缓解-复发’临界态的‘病-证-方’生物学基础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立项,屡次实现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突破;获科研成果奖2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奖3项;签订转化合同6项,成果转化金额3606万元。

医院对外合作医疗机构涉及包括四川、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云南、湖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以及京郊区县等地区,其中,在北京地区对顺义、延庆、怀柔三家中医医院进行托管。